一、案例导入
2021年4月,某省审计厅派出审计组,对A大学2020年度财务收支进行审计。审计中发现:
• 学校多级财务管理,部分系所收入未纳入决算。
• 校领导同意用科研经费向B公司出借资金,两笔借款共660万元,合同签字人为分管财务副校长,借款用途为B公司生产经营。
• 借款收回存在风险,且违反财政资金管理规定。
这类情境不仅是实务中常见的审计发现,也是高级审计师考试“基础与规范”考查的典型场景。
二、考点解析
1. 审计制度与目标
• 我国财政拨款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必须纳入统一预算和决算体系,接受依法审计。
• 高级审计师要能识别资金运用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(如《审计法》《预算法》)。
2. 审计环境分析
• 外部环境:财政资金性质、政策规定严格。
• 内部环境:学校财务分散管理,增加了资金违规使用的可能性。
3. 职业道德要求
• 审计人员需保持独立性,面对校领导签批的借款合同,应依法提出质疑并进行核查。
三、易错提醒
误区:在事业单位审计中,只关注账面数字,不延伸至资金实际用途。
正确做法:对涉及财政资金的借款、投资等业务,要结合合同、审批程序、资金流向综合分析合法性与合规性。
四、案例演练(主观题)
A大学用科研经费借款给B公司,合同期限6个月、年资金占用费率9%,用途为B公司生产经营。审计人员需对此业务开展审查。
1. 作为主审,你会将该事项列为审计重点吗?请说明理由。
2. 针对该借款业务,拟实施哪些审计程序?
3. 请提出加强A大学财务管理的建议。
1. 列为重点理由:涉及财政资金违规出借,存在资金安全风险和违反用途管理规定的嫌疑。
2. 审计程序:
• 查阅借款合同及审批流程,核实是否经过合法程序。
• 追踪资金流向,确认是否用于合同约定用途。
• 访谈相关管理人员,了解借款背景与风险控制措施。
3. 管理建议:
• 建立资金借用审批禁止清单,财政经费不得对外借款。
• 加强多级财务核算统一管理,确保所有收支纳入学校决算。
• 完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,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。
五、学习小结
在事业单位审计中,识别和评价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性是首要任务。考试中,建议答题时按照背景描述→ 审计重点 → 审计程序 → 改进建议的逻辑作答,既符合评分点,也接近实务流程。
问题:你在工作中遇到过财政资金被挪作其他用途的情况吗?当时是如何发现并处理的?
值得一提的是,助考联盟去年高级审计通关班通过率高达 100%!我们采用小班教学,提供专属专题资料与答疑服务,最大限度地保证学习效果与备考效率。